日子转眼到了十二月初,江念穿越过来的时候年初,带着春寒,一眨眼到了年尾,眼瞅着要进入冬天。
西南的冬天虽然不会下雪,但是在气温降下来之后,还是明显冷了,小菜园里的蔬菜渐渐放慢了生长,不再像一开始那么郁郁葱葱。
宋莹莹上班了,杨改花顺利开启了糕点铺子,生意非常火爆,因为每天做糕点她的手臂累得抬不起来,但是到了每天晚上算账数钱的时候,她的手指头灵活的不行,那叫一个开心。
甚至还跟江念悄悄说,“念念,我感觉马上要成为小富婆了,到时候给你和孩子们买好吃的。”
曾经在小说世界里受尽苦难的她们,重新掌握了人生,有了崭新的新事业。
江念前进的脚步也没停下来,她在照顾孩子的同时又拿起了医书,研究新的药方子,不再局限于美容护肤,而是放在更大更广阔的领域,为了更好的治病救人。
她研究出来的药方子依旧是跟顾京墨合作,她出技术,顾京墨负责销售,两人合作至今早已经信任了彼此,又开始计划创立一个全新的中药品牌,专门销售药品。
除此之外,江念还在忙着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忍冬,给,这是今天的午饭,还是热的,你赶紧吃。”江念在江忍冬的宿舍里,把一个热气腾腾的饭盒塞给江忍冬,催促他赶紧吃饭。
高考的时间在十二月中,只剩下十五天了。
在一个星期之前,陆先英找江忍冬认真的谈了一次话。
陆先英说,“忍冬,你现在的水平已经超过了很多在读大学生,完全不需要参加高考,只要我写一封推荐信,你一样能进入首都大学。”
看似平静的话语里面,是陆先英对江忍冬的认可,更是对他的赞赏。
要知道陆先英曾经最看不起走捷径的人。
但是对于天才来说,那并不是捷径,而是原本属于他们的道路。
江忍冬摇摇头,“陆老师,谢谢你的好意,我还是想参加高考,我想证明自己,也想更了解自己。”
江忍冬因为家庭变故没有高中学历,如果他通过陆先英的推荐进入大学,必然会引起一些人的怀疑猜测。
他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往上走。
这是对他人的证明,更是对自己的肯定。
最寻常的路,也能变成脚下的花路。
谈话当时,陆先英皱眉,明显是不高兴江忍冬如此“愚笨”又“费力”的选择,但是在那天谈话之后,陆先英停下了江忍冬手上的所有工作,还要求其他研究员们不要去打扰江忍冬,更不能把工作分给江忍冬,让江忍冬能专心备战高考。
陆先英就是这么一个面冷心软的人,当然他的人心软,只对他看得上的人。
陆先英没有把江忍冬赶出研究院宿舍,白天研究员们出去工作,宿舍刚好成了江忍冬的自习室。
晚上研究员们回来,如果江忍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还能跟他们请教,研究员们也能跟江忍冬抱怨一下“陆教授今天又用眼神骂人了”之类的事情。
可谓是一举多得。
就是啊……军营食堂的饭菜实在一般,江忍冬说到底还在长身体的时候,又埋头学习,江念担心他营养跟不上,所以做了饭菜时常往江忍冬宿舍送。
江忍冬抱着热乎乎的饭盒,心里尤其温暖,推了推眼镜说道,“姐,现在外面天气这么冷,你还要照顾孩子,不要出门给我送饭了,我吃食堂就行。姐夫给了我好多饭票,我根本吃不完。”
“没事,现在所有事情加在一起,都没有你高考重要。”江念温柔注视着江忍冬。
她也是经历过高考,感受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竞争,哪怕对江忍冬足够自信,但是依旧希望江忍冬以最好的状态走进考场,考出最好的成绩。
再说就剩下半个月了,继续坚持坚持就行了。
江念笑着开玩笑,“等你高考考完了,你想吃我还不给你送了,只剩下十几天了,赶紧多享受享受特殊待遇,现在啊,你是家里最重要的人。”
江忍冬听着脸红,抱着饭盒坐下来,从满是试卷和书籍的桌子上整理出一个干净区域,打开饭盒,马上闻到了一股诱人香味。
“姐,你又炖了菌菇汤!还放了笋子。”
“你前几天不是说过好吃,所以我又做了一次,赶紧吃饭吧。”
江念说着话,拿起桌子上的试卷翻看了一下,江忍冬前阵子做的都是市面上的习题册,以及一些普通高校的复习资料,这样的试卷之前没有。
江忍冬一边吃饭,一边跟江念说话,“姐,这些试卷是陆老师给的。陆老师说陆哥在首都找人收集,专门送过来。”
如此一解释,也就明白为什么试卷印着首都某高中的名字。
是首都高校的模拟卷,价值非比寻常。
就是不知道这份心意,到底是陆城的,还是陆先英的。
无论是谁的,反正是他们陆家的。
江念略微扫了一眼试卷上江忍冬的答题情况,好家伙——有些内容她都不会,但是江忍冬写的密密麻麻,没有其他笔迹修改痕迹,一看就是全对,真是了不得。
不久之后,江念带着空了的保温盒离开,留给江忍冬一个暖水袋,让他写试卷手凉的时候,捂一捂热呼一下手指。
不久之后,转眼到了十二月十五日。
某高校考点。
这一天,秦三野专门开车送江念和江忍冬一道过来。
一路上,江念看起来比江忍冬还紧张,不停检查江忍冬随身携带的物品,就怕发生意外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