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豆看书 > 女生耽美 >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 第102章 傀儡天子的困局突围:刘祜治下的东汉乱局与仁政微光

第102章 傀儡天子的困局突围:刘祜治下的东汉乱局与仁政微光(1 / 2)

永初四年的洛阳冬,积雪压弯了南宫的飞檐。汉安帝刘祜盯着三公呈递的“入钱谷拜官”奏疏,笔尖在“关内侯价千万钱”处划出深深的墨痕。窗外传来太学生的朗朗书声,他突然想起父亲清河王曾说“卖官鬻爵如饮鸩止渴”,却不得不盖上御玺——邓太后的朱批早已落在奏疏首页:“国用不足,暂行权宜”。

三公的奏疏像一张价目表,将官爵明码标价:虎贲羽林郎三百万钱,五大夫五十万钱,甚至连缇骑、营士都有定价。刘祜看着这些数字,想起去年并州大饥,人相食的惨状,而此刻太府寺的金库里,堆满了富商豪强的捐粮。他对司徒夏勤说:“朕宁愿打开上林苑让百姓耕种,也不愿卖官坏了选贤之路。”但邓太后的诏书随即下达:“垦辟苑囿与入钱补官并行不悖”,将他的劝谏化作泡影。

广成苑的开垦令发布那日,刘祜偷偷微服前往。只见昔日皇家猎苑里,贫民们扛着官府发的铁犁,在荆棘中开垦。一个老农用树枝在地上画着:“每亩交三斗租,比租种豪强的田少一半。”刘祜刚要开口,随行的中常侍低声提醒:“太后派了监工,凡敢议论朝政者,以妖言罪论处。”他默默转身,衣摆扫过丛生的野草,仿佛扫过自己无力改变的现实。

先零羌的叛乱像久治不愈的脓疮,吞噬着国库。骑都尉任仁战败下狱的消息传来时,刘祜正在查看凉州地图。邓骘的大将军幕府送来紧急军报,索要五百万钱犒赏三军,而司农卿却奏报“仓廪仅存三月粮”。他想起护羌校尉侯霸的密奏:“羌人所恃,不过汉家铁器与盐巴,若断其贸易,可不战自降。”然而邓太后却采纳邓骘的“以战养战”策略,继续征兵征粮,将并州、凉州变成人间地狱。

最让刘祜心惊的是“徙郡避羌”的决定。陇西、安定等郡百姓扶老携幼迁徙,沿途饿殍枕藉。他在诏书中加入“赐迁徙者每户耕牛一头”,却被邓骘改为“牛只暂借,三年后归还”。当他质问邓骘,得到的却是:“陛下但知仁政,不知兵事,羌贼未灭,安能耗散国力?”

永初五年的夏天,蝗虫遮天蔽日,连洛阳的宫墙都被染成土黄色。刘祜站在德阳殿露台,看着太官署送来的膳食——粟米粥里掺着麦麸,这已是减俸后的标准。他想起去年的诏书中“种宿麦蔬食,务尽地力”,可各州郡报来的垦田数,竟比受灾面积还多。尚书令陈忠私下透露:“郡守们怕担责,竟将蝗灾说成‘蝗不入境’,将饿死的百姓报成‘流民自散’。”

十二月的地震,震塌了长安的杜陵陵园。刘祜冒雨前往祭祀,见守陵人在废墟中哭泣,当场脱下御服赏赐。回宫后却收到邓太后的责备:“天子服饰代表国威,岂可轻赐庶人?”他望着案头的罪己诏,终究没敢写上“外戚专权,天怒人怨”,只敢含糊其辞:“朕统理失中,致灾异蜂起。”

当零陵、桂阳的租米运抵洛阳,刘祜坚持要亲自查验。打开粮车,却发现底层全是掺杂的秕谷,上层才铺着精米。他怒斩监粮官,却被邓太后说成“苛责小吏,动摇军心”。更让他无奈的是,这些本应用于赈济南阳饥民的粮食,竟被邓氏族人截留一半,转运到河北的私田。

他试图建立“常平仓”制度,却因“费用浩大”被驳回;想推行“区种法”提高产量,却因“变更祖制”不了了之。在东观校勘典籍时,他看到文帝“弛山泽之禁”的记载,偷偷下诏开放皇家林苑,却在诏书发布前被邓太后改为“限贫民每月采薪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