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的脸色瞬间大变!
这些人身份已然暴露——靖难遗孤!
他心里猛地一惊!
要是真有人在训练这些遗孤,那八成是在筹备什么大事!
这事可不小!
朱瞻基蹲下来,眯着眼看面前这个人,脑子里迅速闪过无数念头。
究竟是谁在背后培养这些遗孤?
为何要在这大军凯旋时袭击朱棣?
还有那些重弩又是从哪来的?
无数疑问涌上心头。
他默默收起牌位,开口道:“知道了,把人带走处理。
这里的事别声张,我要进宫去面见陛下。”
这事要是真的和靖难遗孤有关,那背后可就有问题了。
朱瞻基一点也没犹豫,就要进宫找朱棣,这事非得让他知道不可。
就在同时!
有个家伙紧跟在朱瞻基后面小跑,还压低声音在他耳边嘀咕:“大皇孙,咱总觉得好像有人在盯咱们,可又说不上来,也找不着谁,就是想给您提个醒。”
朱瞻基的脚步顿了一下,但还是继续往前走。
他知道,这个事情比自己想的复杂多了。
"将军,广州府到啦!”
跟在他后头的人提醒他,前面就是广州府。
朱瞻基微微点头,迈步进去。
大军出动,地方官肯定得配合,所以他们俩核对完文件,办了手续,那官员就问:“五皇孙,什么时候出发?要不要在这里歇两天?”
朱瞻基平静地说:“不用了,大军都在这里,别耽误老百姓的事,咱们赶紧走吧。”
他朝那官员点点头,让他们把粮食、武器之类的物资备好,准备出发。
临走时,他还看了眼郑和,“告诉兄弟们,明天咱们就正式上船。”
郑和有点迷糊,“上船?那陆地上的怎么办?”
朱瞻基脸上带着从容,“先抓主要的,陆地上的先放着,等咱们拿下倭国,两地通商了,那些倭寇自然就没了,这样才治本。”
“直接去倭国?”
郑和有点疑惑。
朱瞻基没说话,他有自己的计划,但他觉得人越多越容易泄密,能少让一个人知道就少让一个人知道。
尤其是之前京城那次刺杀案,军中居然有内鬼,这更让朱瞻基不敢随便相信人了。
两人来到宝船前,朱瞻基看看船上的船员,问:“还要多久?”
一个头领赶紧跑来说:“将军,差不多快好了,今晚连夜修一下,明早就肯定能走。”
朱瞻基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他抬头看看眼前的巨船,眼睛里闪过一丝亮光!
他还记得历史书上的那些照片,但跟眼前的宝船相比,那些照片简直就是小儿科了!
这船里头,他记得没错的话,有好多隔舱,意思是哪怕船哪块破了,也不会沉,比以前的海船安全多了!
当然啦!
除了这个,最要紧的就是船上的炮了!
这大船装了固定的大炮!
海战的时候,炮就像弓箭一样,是杀伤力最强的远程武器,要是炮手经验丰富,敌人还没靠近,就已经被打得七零八落了!
“将军对这船很满意?”
郑和笑着问。
朱瞻基笑着点点头,“确实很威风!”
郑和笑起来,“将军知道倭寇用的是什么船吗?”
朱瞻基摇摇头。
郑和说道:“小船灵活,转个弯什么的特别麻利。”
“可他们怎么抢大船呢?”
朱瞻基皱眉问。
在他印象里,海战不就是两艘船硬碰硬吗?
简单来说,就是看谁先把船头撞到对方船身上。
郑和叹气说:“那些大商船笨重又载货多,根本跑不过小船。
那些小船跟苍蝇似的,追着大船爬上去,用钩子和绳子就攀上去了。
只要控制住船上的人,大船就成了他们的囊中之物!”
朱瞻基一听就明白了,这不就是海盗的老套路嘛!
郑和继续说:“而且那些倭寇宝贝他们的船。
要是遇到两艘大船对阵,他们一般先用绳子把两船绑一起,缩短距离,把前面的船拖住,再登船抓人。”
说着,郑和笑了。
他知道这是在教朱瞻基海战的门道,懂了这些才能对付。
朱瞻基琢磨了一下说:“你说得不对,倭寇才不管抓不抓人,他们只顾抢劫烧杀,真不是东西!”
郑和脸色严肃地点点头。
他看着朱瞻基建议道:“将军,咱们的船上要不要放些大石头之类的重物?我不怕他们上船,就怕他们在底下搞破坏。”
提到倭寇可能凿船的事,这确实是隐患。
但朱瞻基摇摇头:“放了石头,船跑不动了。
还是少放点吧,总归有点防备。”
……
郑和点头答应,两人随后离开码头。
第二天清晨,全员登船。
选的士兵多数有坐船经验,甚至有些是渔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