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作战部队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整个桥头堡阵地,过程可谓酣畅淋漓。
地堡中已经停止开枪了,有人用枪刺挑了一件白色的背心,从地堡的射击口伸出来,还左摇右晃的。
机器狼扭了扭脖子,停止了射击,但仍然保持着必要的警戒。
很快,机器狼身上的扩音器开始发声:“pleaseidiatelyydownyouronsandsurrender!wewilladheretotheGenevaventionsand,thespiritofhuanitarianis,ehatynityandrightsaretreatedandprotectedhuanely!”(请立即放下武器出来投降!我方将遵守《日内瓦公约》,本着人道主义精神,让你们的尊严和权益得到人道的待遇和保护!)
三遍之后,又切换成了其他语言反复循环:“?????????????????????????????????????????????????????????????????????????????????????????????????????????????????????????????????????????????????????????????????????????????!”
“b?v?khixu?ngvà??uhàngngayl?pt?c!gt?is?tuanth?g??evavàtrênthth?nnhan??o,nhanph?vàquy?nc?acás????c??ix?vàb?ov??t??o!”
……
地堡的门打开了,里面的人排着队一个接一个地举起双手从里面走了出来,蹲在外边的空地上聚成一团,接受机器部队的看管。
无人机群首先撤离,它们转头向着大桥的另一端扑去,紧跟而上的是机器狼部队和机器人部队,现场只留下了一支机器狼小队和两名作战机器人负责俘虏的看守。
整只机器部队把“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这句军事谚语的精神内核诠释得淋漓尽致。
所有的政府军俘虏都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的,不敢耍什么花样。当然这也得益于同盟军的口碑,他们对待战俘和难民向来人道。
虽然还是被几支黑洞洞的枪口对着,但所有的俘虏都放松了下来,轻声讨论起眼前的这些作战机器。
刚才的战斗并没有给这支机器部队带来什么大的损失,顶多也就是它们的钢铁外壳被子弹打出了几处凹陷,并不影响后续作战。
河对岸基本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枪战,只是零星传过来几声清脆的枪响,随后就安静下来了,估计是有识时务的下令停止抵抗了。
十几分钟后,一群杀气腾腾的军人过来接管了桥头阵地。他们开始把两岸的战俘都集中到军营附近的操场上,并派出小分队前去接管了清水河口岸。不过让俘虏们奇怪的是,这群人的身上并没有同盟军的标识。
又过了一阵,战俘们熟悉的同盟军终于过来了,而且在他们中间似乎还出现了高层的身影。
夏沫也在其中。他打量着桥头阵地和军营,虽然这里最后还是要移交给同盟军方面,但起码今晚他们不用睡帐篷了,军营里面基本上啥都有。
夏沫下令处理善后。战俘们被同盟军士兵接手带走。“天怒”的飞手们开始把刚才的作战数据全部打包,准备通过卫星上传给华夏那边的武器工厂,供工程师们进行后续的改进。
付奇看了看天色,已经快傍晚了,而且天幕上积压着厚厚的云层,就这样的气象条件,哪怕是犹撒国最先进的“锁眼”Kh—11、Kh—12这种侦察卫星也休想拍到任何东西。
付奇随后发出了一条消息。
很快,大批的车队从清水河大桥那边开了过来。付奇登上了头车,按照夏沫的嘱咐,指引着车队拐下了柏油大路,沿着河岸一摇三摆地向下游驶去。
公司后续的基地建设夏沫并不打算参与,那是付奇的工作。夏沫和彭主席两人站在清水大桥的桥头握手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