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姐朝婆子示意:“照昨在酒楼吃的多加些就是了。”
婆子想了想,前几日大雪被困在中州客栈,一日三餐都在客栈吃,可哪顿都不如今日吃的合胃口,然而就那样的饭食,一顿饭少说也得一两多。
婆子想了想,数出来三两银子向小姐道:“这些够么?”这顿饭吃的小姐舒心,况且自家老爷又不是吃不起,宁多勿少,可千万不能让人笑话。
刘氏笑的眉眼弯弯,伸手接过银子:“够了,够了,这些尽够了。本身也就是些萝卜白菜,不值什么钱。”
听到这么说,那婆子忍不住又打量了她几眼,倒是改观不少。
送走一行人远去之后,刘氏举着三两银子向众人灿然一笑:“开张了!赚银子了!”
开门红,以后生意定然不错。
转眼就一个月过去,小客栈已初具雏形,在小破屋的西边起了两座院子,坑也已经找专业匠人盘好了,更是花费重金,往各个屋子里面通了地龙。
东边的那座盖成前后两进,第一进是饭馆,后面住人,隔出来八个屋子,两边各三间,正北两间。考虑到愿意在这住店的人,应该不怎么差钱,就不弄大通铺了。
院子的门外专门请江翼做了个约莫两人高的木牌,顺道请放假回家的二叔亲笔题字“花家客栈”,上头又刷了清漆,保证颜色鲜亮不褪色。
中州确实繁华富庶,自王小姐之后,基本上每天都有行人经过,少则三四个,多则十几个,尤其连着几日秋雨连绵,旅客都做好了冒雨赶路的准备,谁曾想转头竟看见一家客栈,立即就冲来嚷着要住店。
于是,客栈的住宿部服务人员终于可以上岗了。
这样偏僻荒凉的客栈,住宿的客人基本全都抱着凑合一宿的心态,只要不被冻出毛病,有什么不足之处,就能忍则忍吧。没想到住进去之后,当真是又惊又喜。
天气阴冷,好多人家都不舍得日日烧炭取暖,这客栈竟然烧起来地龙,进门之后,就有一股温暖干燥的热气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身上的寒气,直叫人身心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