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路难,海路难,多风浪,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五千料的“营丘”号甲板上,朱榑系着大红披风,举着酒杯大声吟诵。
周围几个幕僚彼此相视,都露出一副无奈的神色。
朱榑自从离开海龙都司后,就有点放飞自我的意思——船队只要每经过一次稍大的风浪,哪怕整个过程中完全没给就藩船队带来什么危机,他也要出来在甲板上当众豪饮诵诗。
麾下文武头一次见到时,还以为朱榑被海上风浪吓到,发了脑疾。
后来才发现不是——朱榑多半只是紧张,想找个方式发泄一番。
再往后面大约就是形成习惯了。
虽然朱榑酒量惊人,每次豪饮都喝不醉,但他这幅放荡模样,实在有失亲王风范。
麾下文武无人能劝谏得了,也只能无奈。
同时一部分人对建藩之事的信心也不那么足了,谁让朱榑出海后似乎变得越发不靠谱呢?
朱榑并没有察觉麾下文武的不安,将一壶酒喝完,才算收了兴致。
他正准备会舱中睡一大觉呢,便见一名将官快步过来禀报,“大王,前方就要经过僧伽罗国了,娄将军说船队需要找港口停泊,补充淡水等物资。”
朱榑听了摆手道:“孤知道了,让娄将军看着安排就是。”
“是。”
将官领命离开了。
朱榑回到他的豪华舱室,却是没了睡意,对室内伺候的小宦官道:“赵丙,将父皇赐给孤的南印度舆图找出来。”
赵丙应了声,麻利地从书桌上找出了舆图,送给躺椅上的朱榑。
舆图打开,朱榑边看边思索起临行前从光明卫那边得到的南印度形势。
根据光明卫数年的了解,如今南印度有四个大势力,也可以称四大王国。
首先就是后世斯里兰卡岛上的僧伽罗王国,不过朱榑更喜欢其古名,称之为“狮子国”。
该国崇佛,人种大多是当初刘宽所放视频中提到的雅利安人,但也有相当部份的原印度土著人。
僧伽罗历史可以追溯至汉代,颇为悠久,而能传续这么久,除了与该国所处地域有关,也说明了该国实力不俗。
事实也正是如此,如今僧伽罗领土除了后世的斯里兰卡岛外,还延续到了印度半岛东南沿海,实力可称南印度四大王国第一。
而与僧伽罗相对的便是印度半岛东南山地地区的泰米尔王国——该国百年前被称作侏罗王国,属于与狮子国一般历史悠久的古国,但在百年前被一个称作“潘地亚”的王国所取代。
根据光明卫的了解,不论是侏罗王国,还是潘地亚王国,其实都是以泰米尔人为主要族群,信仰印度教,故大明那边才称之为“泰米尔王国”。
泰米尔虽然如今被僧伽罗逼得势力蜷缩于山地地区,可能挡住僧伽罗的入侵,实力说起来也不算弱。
朱榑很清楚,虽然短时间内他与泰米尔王国不会产生什么交集,但等他建立藩国后,开始扩充领地,必然会与该国打交道。
从后世的地图上看,印度次大陆南部的中部、东部几乎都是高原、山地,唯有西边有一片长上千里,宽只有百里左右的狭长低地、平原。
在这片狭长地带如今有两个王国,一个是北边的巴赫曼尼苏丹国,另一个则是南边的毗奢耶那伽罗王国。
前者看名字就知道,信仰的是伊教;而后者则跟僧伽罗一样,是一个信仰佛教的王国。
朱榑看中的便是毗奢耶那伽罗王国的地盘——那里的地形、气候最适合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