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豆看书 > 都市言情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429章 观《红海行动》,笔直的国境线【求追订】

第429章 观《红海行动》,笔直的国境线【求追订】(1 / 2)

这幅对联的意思很明白,楼主也曾心怀壮志,也曾风云际会得到机遇,可惜时运不济,没能成功,于是归隐家乡,从此只谈风月。

解说道:“如此豪情却又看穿一切,然而命运却是一劫接着一劫,怒海求生的开平人并没有过上太平日子,一个更加动荡的乱世正狂奔而来!”

中空的五层高楼旋转起来,带着镜头进入视频的最后一个小段——人去楼空!

“这里是开平立园,一个集碉楼、花园、别墅于一体的私家林园。”

“园主自1926年起,用十年时间精心打造了这座园林,却在落成不久便携全家远遁海外,之后再也没回来。”

“当真是走出了一个恍如隔世。”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碉楼和它们的主人又面临一次命运的抉择。有人远遁海外,逃离了杀戮与销烟;也有人留下来,拼命坚守···”

视频接下来讲述了开平碉楼在后世抗日战争期间的一些故事,配以视频中碉楼上的弹痕、炮孔,以及当做背景音的炮声、枪声,让老朱、朱标等仿佛置身于那个炮火连天、枪林弹雨的乱世之中。

随后数十年如白驹过隙,一晃到了后世的现代,这些人去楼空的碉楼成了文化遗产,以新的身份继续屹立在开平这片土地上,向人们诉说着它曾见证的历史。

视频到这里,也进入了尾声。

“事实上,不止是开平,在广东许多地方都有类似的碉楼。”

“也不止清末民国这一次乱世,中华五千年,无数战乱,先民们从中原到江南,从江南到华南,又从华南到海外。”

“一次次迁徙,又一次次扎根落脚,然后再一次流离。”

“或许,我们都渴望拥有一个安定的城堡,但人生从来不会安定。”

讲解完了,在谢幕的同时,视频右侧却出现了一份份文件资料。

其中讲述华工在海外一次次遇难,乃至崋人遭到屠杀的报纸;还有各地出台的针对崋人的法案,其中便包括白头鹰曾执行的著名的《排崋法案》。

因此,当时视频放完后,朱元璋等人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相继出声。

朱标道:“这后世的开平碉楼虽然被列为那世界文化遗产,可究其根本,却是当年的百姓为应对乱世不得已建造出来的呀。”

“若是国家太平,时局安稳,百姓绝不会去建造这种以防御性为主的家宅。”

不少人听得点头。

朱雄英则道:“咱大明虽然自开海后,也鼓励百姓到海外闯荡,可跟跟那清末乱世百姓为了求生去海外却是两回事。”

“彼时国家虚弱,百姓去了海外也没有依靠,注定了会受洋夷欺辱、压榨,命如蝼蚁。如此,也难怪其中一个楼主会留下‘青年发达,黄种图强’的对联。”

朱元璋大手一挥道:“如今咱大明既变得与原来不同了,那些事就都不会发生。”

“不仅如此,咱还要让咱大明百姓,高高兴兴地去海外闯荡,意气风发地搞事业,在全球各地繁衍生息,壮大我中华力量!”

当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讨论之中时,朱檀却是在想着碉楼本身。

‘这视频中的碉楼确实具有不错的防御性,还有那西南塔楼、客家围楼,都是不错的防御性建筑。我若是去海外建藩,为了应对土人袭击,倒是可以让卫所建这类碉楼作为据点。’

‘另外,那古巴距离大明数万里之遥,父皇根本管不着,也许我可以在那边把水泥弄出来。’

想到这里,朱檀嘴角不自觉露出一丝笑容。

等朱檀从某些臆想中回过神时,朱元璋等人关于这个视频的议论也结束了。

“好了,接下来就播放电影吧,咱看孩子们又等不及了,哈哈。”朱元璋笑着道。

马皇后也笑道,“孩子们哪一年不着急了?”

刘宽这边则笑着拿起平板,调出准备好的电影,准备播放。

他照例又先介绍了下电影内容,“陛下,这部电影叫做《红海行动》,讲的是后世西亚南边一个叫也门的国家发生动乱,新朝派出舰队及特种部队前去撤离当地华民的事情。”

“哦?”朱元璋一听涉及到后世的军队,一双老眼就亮了,道:“那还磨叽什么?赶紧播放吧。”

“是。”

刘宽放好平板后,触屏播放。

片头过后,一艘载满集装箱的货轮出现在汪洋大海上,近景、远景拍摄的镜头,一下子就抓住了老朱一家子的目光,令人人都觉得震撼。

去年朱元璋到宝船厂视察,看见了大明制造的钢木混合结构的六千八百料风帆蒸汽混合动力钢甲巨舰,当时很是为其自豪。

因为这艘巨舰足足有三层甲板,装备了56门神威大炮,其中舰首、舰尾的两门主炮口径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8厘米(工业方面的度量衡早就在天工院推动下改革了),有效射程则接近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