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豆看书 > 都市言情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466章 楚王忙治国,齐王求神药【求追订】

第466章 楚王忙治国,齐王求神药【求追订】(1 / 2)

大明朝廷既然颁布诏书,设立了海南行省,自然是在爪哇岛上与楚藩就领土分割清楚了,之前驻守特罗乌兰的明军也都撤走了。

楚藩目前兵力有限,因此在朝廷军队撤走后,他只在东爪哇北部沿海的垄川(三宝垄)以及日惹城各自分驻三千楚藩卫所军及两千土兵。

其余带到爪哇岛的兵马目前都跟随他驻守特罗乌兰。

至于爪哇其他城池、要地,只能暂时放弃不管。

五月初二这日,朱桢在王宫正殿召集麾下文武商议要事。

待众文武行礼之后,朱桢便开门见山地道:“孤此番召集诸位,乃是为了商议王城选址之事。”

听此,不少人有些疑惑,心想:这满者伯夷国的都城难道不是现成的楚国王城吗?

参赞陈矩便如此问:“大王难道不想定都于特罗乌兰?”

朱桢道:“孤当初在选定南洋建藩时,便与诸位分析过,未来的楚国必然是海洋大国,故而需重视航海,大力发展船舶行业。”

“特罗乌兰虽为满者伯夷王城,田地、人口皆众,但却深处东爪哇内陆,既不利于我楚国发展航海业,也不便于将来向东、南两个方向扩张国土。”

“因此,孤思之再三,决定将都城定在重迦罗(后世泗水)。那里既是难得的良港,且同时方便出船北上或南下。”

“此外,根据孤派出的人探访,当地常年气温宜人,即便是酷夏也不会太热,且雨季只有三个月左右。”

“再加上其作为港口,拥有天然的便利交通,不论是发展农业还是工业,都是上佳之选。”

听了朱桢这番话,如陆冈、陈矩、欧阳高等文臣便不禁回想起曾看过的重迦罗情报——也亏得东爪哇城池、要地本就不多,他们才能将各处资料都记着。

随即,陈矩便道:“大王,据微臣所知,重迦罗如今只是一海边小城,人口不过万,岂能为王城?”

另一位参赞苏益也道:“陛下,特罗乌兰不仅城池还算高大,且有现成的王宫。若要选重迦罗为王城,将来还需建造王宫,不知要糜费多少人力、物力。还请大王三思!”

朱桢眉头微皱了下,道:“王宫可以等将来咱楚国人手、物资宽裕了,慢慢建造,但都城若选错了,将来再想迁都便会很麻烦。”

“另外,这特罗乌兰的王宫不仅建筑风格偏向那婆罗门教,不利于宣传我汉家文化,且里面不知藏着什么诡秘之物,难道你们还想让孤一直住在里面?”

诡秘之物?

听此陈矩、苏益等人都愣了愣,随即神色古怪起来,心想:该不会大王在特罗乌兰王宫居住的这段日子碰到了什么怪异之事吧?

他们仔细一看,倒真是发现朱桢比年初时瘦了不少。

于是无人敢就此事继续劝谏了。

朱桢环视众臣一眼,道:“诸位既无异议,那都城选址就这么定了。不过重迦罗得改名,其即为我楚国都城,即日起便改称‘楚都’吧。”

“是。”

一个名字而已,自然不会有人反对朱桢。虽然这名字不太正常,但大明都城不也叫京师吗?

朱桢接着道:“除了选定都城外,咱楚国接下来最紧要的事有两件。其一,是扩充军队;其二,则是征收税赋。”

在年初征讨满者伯夷国时,楚藩的军队总数其实已经达到了三万多人。

其中除了随他来建藩的三千护军、五千汉人卫所军外,还有以从缅甸、安南招募的孤儿培养成的三千护从营。

而在过去一年多,他又让大明海商帮忙从日国迁徙年轻小娘、三十岁以下的未婚男子。其中日国小娘自是让军中有功将士娶去当婆娘了,而未婚男子则在进行一定遴选后,组建了一个三千人的敢战营。

再接着,就是从那纳格哈达哈、坦松普里两个方国降兵中遴选出的土兵,编练出了四个土兵卫,按大明此时卫所军制,每卫5600人,故共有土兵224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