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朱元璋、朱标、朱雄英等都提神观看起来。
“在科幻《三体》中,三体人成功偷袭地球,将所有人类都赶到了澳大利亚,作为地球文明的‘土著保护区’,整整装了40亿人!”
“要知道,从天上看澳洲,简直就是地球上最大的单体土疙瘩,一块孤悬于南半球的荒芜大陆。当地土著在这里爬了五万年科技树,依然停留在石器时代,人口始终没能突破一百万。”
“就连这里的动植物,也是完全独立的进化路线,真的太适合当做流放地了。如今,土澳的白人也确实是当年英国流放犯的后代,到现在也只有2700万人。”
“要说澳洲大陆养活40亿人,用脚想也知道不可能。但如果打个三五折,仅仅养活全中国人口,有可能吗?还真有可能。”
“这块‘土疙瘩’的种田潜力,远远超出我们想象···”
视频开头由据有话题热度的《三体》剧情,巧妙地延伸到“澳洲大陆能不能养活全中国人口”这个问题上来。
接着,便开始从澳洲大陆的地理、气候等多方面因素,来论证这种可能性。
在这个过程中,朱元璋等人关注更多的则是视频中所透露的澳大利亚地理、气候环境。
比如说,澳大利亚的西南、东南这两片区域可以种水稻等对水资源较为需求的作物,而大陆东部、北部这一圈虽不适合种水稻,却可以种麦、粟等相对耐旱的作物。
“···所以,澳洲北部移民大开发的缓慢,甚至停滞,归根结底是人口和移民政策问题。气候、环境、原住民,都只是次要原因。”
“澳大利亚手握超级北大荒,对于开发工作是一点都不急。如果过早放开对亚洲移民的限制,北方人口结构在几年内就会彻底改变。”
“毕竟,2700万人口的土澳,面对人口十倍的印尼,50多倍的中国、印度,人还是太少了。”
“若干年后,当世界其他地方人口达到峰值,当传统农业区增长潜力挖掘殆尽,土澳面积广大的‘北大荒’将是地球上最大的粮食增量。”
“这可能是远比铜铁油气更为重要的战略资源···”
十几分钟的视频播放完后,老朱、朱标等人立马热议起来。
“没想到这澳洲铜铁等金属以及煤炭资源竟如此丰富!”
“而且那里的土人还处于石器时代,看视频中土人的情况,怕是还不如美洲土人,数量也少,征服起来毫无难度。”
“不过澳洲中部是什么无雨区,明显不适合垦荒种田啊。”
“咱们若开发澳洲,肯定是先在登陆的海边垦荒种田,何必进入内陆?”
“···”
朱元璋偏头,问:“标儿,你对这澳洲有何看法?”
朱标道,“澳洲金属、煤炭等矿资源确实丰富,土地也算广袤。但儿臣认为,咱们目前没必要急着开发澳洲。”
“为何这么说?”
朱标道:“咱们大明如今已开启了大航海,未来在航海方面会超过其他国家更多,可以说,其他国家想要在海上挑战咱大明,已然很难了。”
“澳洲又离咱大明相对较近,上面土人也还处于石器时代,没有外力不太可能发展起来。”
“所以,儿臣以为,咱们大可以将澳洲放到百年之后,对美洲、非洲开发得差不多了,再去开发澳洲也不迟。”
朱雄英此时也笑着道,“皇爷爷,父亲的意思是,这澳洲如今就是咱大明的后花园、囊中之物,所以没必要急着派人去。”
“毕竟,咱大明如今开发美洲、印度、非洲等地,人口就已经显得不足了。”
朱元璋听了露出满意地笑容,“你们说的有道理,咱也是这么想的。”
随即对其他人道,“你们当中若还有想到海外就藩的,最好别去澳洲——去了那里,连个对手都没有,土人也不堪用,并不是建藩的好去处,至少入如今不是。”
朱柏、朱桂、朱楧等有意海外建藩的皇子听了,当即一起应道:“儿臣明白!”
但接着,朱雄英却道:“皇爷爷,如今大明民间出海闯荡的商人、冒险家也不少,若是那些人先在澳洲上经营起来怎么办?”
朱元璋笑道,“那岂不是更好?他们先去打下一定的基础,待将来朝廷开发澳洲时便更加容易。”
“这些人在海外建国,咱大明朝廷是不会承认的——除非他们能在百年间发展到实力媲美咱大明的程度。”
听此,朱标、刘宽等都笑了。
在土澳用百年发展到实力媲美如今的大明,或者说百年后的大明?
根本不可能好吧。
除非那边出现一群穿越者,还是带大批物资穿越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