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城后,刘宽没有先回自家府邸,而是直接去皇宫。
入西华门时,便有太监在门内等候,见着他便喊道:“江宁侯,陛下口谕,让您进宫后直接去后宫。”
去后宫?
刘宽怀疑地看向太监。
后宫那种地方连朱标等成年皇子都不得随意进出,更别说他这种外臣了。因此,他怀疑是不是某人串通宦官想要谋害他。
但很快他就否定了这想法。
如今可是洪武朝,朱元璋对皇宫的掌控力很强,尤其是在听了他讲的后世那些朱家皇帝之事,如嘉靖帝的事迹后,老朱对皇宫的掌控就更严密了。
所以,不太可能有人在皇宫假传朱元璋口谕。
除非要谋害他的是朱元璋或朱标。
但两人要害他,直接下令就行,没必要搞阴谋诡计。
这样一分析,似乎只剩下最后一种可能了···
念及此处,刘宽点点头,跟着太监往后宫去了。
而进入后宫之前,刘宽竟然见到了儿子刘平安。
十岁的刘平安已成翩翩小少年,此时小大人似地向刘宽作揖,并道:“父亲,母亲在坤宁宫,让儿子在此接您。”
刘宽注意到刘平安眼眶泛着红,更加确认心里猜测了,叹口气道:“走吧。”
然后带着刘平安一起来到坤宁宫。
便见马皇后寝殿外站了许多人——都是老朱和马皇后的晚辈家人。
朱蕙兰、苏采薇及刘宽另外几个儿女也都在,朱、苏二女面上满是忧色,又夹杂着悲意。
其他已经懂事的皇子、公主、皇孙、郡主等,也大抵如此神色。便是还不懂事的小孩子,都受气氛影响,安安静静。
刘宽与朱蕙兰、苏采薇汇合了,握了握她们的手,交流下眼神,便也默默等待起来。
片刻后,寝殿内忽然传出朱元璋的咆哮声,“这个束手无策,那个说回天乏力,亏尔等皆是一等一的名医,每年领着咱上千贯的俸禄,却治不好皇后的病,算什么名医?咱要你们何用?!”
说出这种话,可想朱元璋是真的怒了、急了。
这时,刘宽不禁担心起来,暗想:老朱该不会还如历史上那般,因太医们治不好马皇后的病,就想把他们都杀了吧?
好在接下来殿内并未传出这类话,而是在一阵沉默后,又或是马皇后说了什么,才听见朱元璋道:“都给咱滚出去!”
几名太医都颇为狼狈地出来了,有人稍松口气,也有人仍面带担忧,还有人擦了擦额头的细汗。
虽然殿内有暖气,可寒冬腊月能冒出一头细汗,可见这位太医方才在殿里多么紧张。
说起来,这几位都是名满京师,乃至整个大明有极为有名的医者,不仅医术高超而且经验丰富,该见过不少患者病逝之事。
可谁让这患者是大明皇后,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挚爱呢?
朱元璋如此暴怒,谁能不紧张?
好在皇后仁慈心善,病危之际都不忘替他们几个说话,让他们没有真的被朱元璋迁怒。
稍顷,朱雄英从殿内走了出来,却是冷着俊脸先扫了眼几名太医,随后才看向人群,道:“老师、三姑,皇奶奶想跟你们说说话。”
刘宽、朱蕙兰将孩子们交给苏采薇,当即跟朱雄英一起进了寝殿。
只见朱元璋坐在床边,正握着马皇后的手,看不清神色;朱标则站在一旁,面带忧色与悲意。
“微臣参见陛下,参见皇后娘娘、太子殿下。”
朱元璋扭头看了眼,便道:“你俩到床边来,皇后想跟你们说说话。”
刘宽、朱蕙兰来到床边跪下,好在地上铺着棉蒲团,没有太难受。
也是此时,刘宽才看清马皇后的脸,才几日不见,马皇后竟又消瘦了不少,脸色苍白,眼神也黯淡无光。
瞧见刘宽、朱蕙兰,她似乎又精神了点,气息微弱地道:“宽儿、蕙兰来了?”
朱蕙兰靠到床边,眼泪不住地掉下来,道:“母后···”
刘宽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来大明十二载有余,他已经将马皇后当成了亲人,而长这么大,他还是头回面对亲人离世。
他觉得心中难过,却又做不了什么。
非要说的话,大概就是之前没有下载更多医学相关资料,将医学当做主要行业推动发展了。
但他又明白,现代医学是建立在现代工业和诸多科技成果基础上的,没有足够的工业、科技基础,他便是再努力,大明医学也不会进步太大。
马皇后看着朱蕙兰道,“蕙兰,不要哭,你都是三个孩子的娘了,坚强一些···这世上,谁人不死呢?”
“母后,您不会有事的···”朱蕙兰说着自己都太相信的话,声音梗咽。
马皇后笑了笑,虽然苍白,却依旧慈祥。
她道:“以后,你多进宫看看你父皇,他也喜欢长安、若月那俩孩子···以后若遇到什么女人家为难之事,可与你大姐、二姐商量。”
“嫁给宽儿是你的福气,你定要珍惜···宽儿。”
刘宽亦膝行靠近床边,看着马皇后也忍不住有些哽咽,“皇后娘娘。”
马皇后道,“我相信,你能出现在大明,是老天的安排···不过,皇上有些倔,标儿有时也会钻牛角尖,若与他们有说不通的事,你多些耐心。”
刘宽先点头,随即又道:“娘娘放心,微臣定尽心任事,不负大明,不负陛下的信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