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豆看书 > 都市言情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523章 朱元璋暗访曲阜(三)【求追订】

第523章 朱元璋暗访曲阜(三)【求追订】(1 / 2)

曲阜作为一座历史名城,不仅仅因为是孔子故乡,还因为其本身就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它东连泗水,西抵兖州州城,南临邹县,北望泰山。

东南北三面皆环山,中西部则是由泗水、沂水(小沂河)冲击而成的平原。又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区,水土肥沃,气候宜人。

因此,早在五六千年前,便有华夏及东夷人在此聚居,乃至建立城池。

据说黄帝便是诞生在曲阜的寿丘,而在黄帝之后,五帝之一的少昊还曾在曲阜营建都城。

到了商朝时,曲阜早先为奄国国都,后来商王朝旅迁国都,也曾在曲阜定都一段时间。

等到了周朝,曲阜又是鲁国国都。

因此,称曲阜为四朝古都都不为过。

当然,明代人来讲,曲阜最为人所熟知的还是孔子故乡,因此有不少儒生慕名前来游学、瞻仰这块生养孔子的土地。

当然朱元璋带着刘长安、刘若月、李贵和三名侍卫走上街头,便注意到行人中颇有些个作儒生打扮的。不过朱元璋仔细观察了下,发现大多是中老年人,年轻的儒生很少。

不用想,必然是过去十几年大明宣扬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对儒学造成了事实上的打压,所以如今愿意学习儒学的年轻人少了很多。

相较于其他城池,街上书铺以及卖文房四宝的店铺也相对多些。

不过就繁荣程度来讲,肯定比京师差远了,因此朱元璋逛了一会儿,就觉得没什么意思,便让李贵找个带院子的客栈住下。

李贵正让人去找呢,朱元璋这边不知不觉逛到了孔府附近。

“外公,这就是孔圣人的故居吗?好大呀,比我们家大多了。”刘若月望着长长的院墙,以及里面联绵的屋檐,情不自禁地感叹起来。

刘长安则道,“外公,这孔府院落看着新得很,应该不是孔子生前盖的吧?”

朱元璋听了忍不住笑起来,“傻孩子,你都知道孔子距今有一千八百年了,若是他生前居住的房屋怎么可能留存到现在?”

“眼前这栋孔府院落,是咱在洪武十年,下旨为专为衍圣公盖的府邸。”

“至于真正的孔子故居,还在西边呢,虽是早在春秋时孔子故去的第二年便由鲁国将其设为‘袭封宅’,也即是庙宇,后来曹魏、宋代、金代都曾对其扩建,但依旧不如咱大明盖的这栋府邸广阔壮观。”

刘长安不解道,“外公不是不喜那孔子后人么,为何还要为他们盖这么大的府邸?”

朱元璋道,“傻孩子,忘了咱之前说的话了?咱封孔子后人为衍圣公,是为了将其当做一块招牌,归拢天下儒生之心。”

“后来为衍圣公盖这座府邸,也是同样的道理——并非咱看重那衍圣公本人,而是看重他孔子后人的名头。做这件事,也是给天下读书人看的。”

刘长安依旧是听得似懂非懂,但在努力理解。

朱元璋带着几人在孔府外面走一会儿,李贵便道:“皇上,客栈找好了。”

朱元璋点头,“行,那咱们便过去歇息吧,毕竟坐了一上午的车,又逛了这么久,俩孩子都累了。”

谁知才离开孔府不过百多步,便见一座几进的大宅前有不少人看热闹。

“王管家,求求您,就让兰儿见俺一面吧?俺都三个月没见着俺家兰儿了。”一个中年汉子哀求着喊道。

“邹老二,别给脸不要脸,你女儿既然卖身到俺五老爷家中当丫鬟,那就是五老爷的人,岂能你想见就见?速速滚球,不然别怪俺们对你不客气了!”

中年汉子忽然道:“王管家,你告诉俺,是不是兰儿出事了?当初你可是跟俺家说好的,她只卖身十年,十年之后就放还的,可不能说话不算话呀!”

“什么出事儿?!”王管家声音忽然提高了好几度,“听谁乱说的?邹老二,最后一遍警告你,不要在这里胡闹,更不要胡说,不然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朱元璋此时已经下意识挤进了围观的人群。

便见一个身材高瘦、衣着破烂的中年汉子忽然冲上前去抱住了一个中年胖子的腿,道:“俺家兰儿肯定是出事了,如果没有,你为啥不让她出来见俺一面?”

王管家一脸嫌弃地想踹开中年汉子,却踹不动,忙喊道:“都是吃干饭的?把他拖开,乱棍赶走!”

站在王管家后面的几个孔武大汉闻言立马上前,将中年汉子拖开,用短棍砰砰地打。

中年汉子似乎认定了什么,虽然被打,可就是不走,反而大声叫喊,“你们这些骗子,还俺的女儿!还俺的女儿!骗子···”

朱元璋眼见中年汉子被打得鼻青脸肿,都站不起来了,便对李贵道:“把人救下来。”

李贵当即带着几名便衣侍卫上前,三两下就将几个孔武大汉打趴下,把中年汉子救了下来。

那王管家直接看愣了,回过神后,赶紧退到院门边,指着李贵等人,喝问道:“你们是什么人?跟邹老二什么关系?!”

李贵道:“路过的游人,跟邹老二没关系,只是不想见到他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活生生打死。”

王管家道:“游人?知道俺家主人是谁吗?是孔五爷,衍圣公的弟弟,你们敢管俺家的闲事?!”

李贵道,“你家主人既是衍圣公的弟弟,就更不该在光天化日之下打人,难道不怕坏了衍圣公的名声?”

周围许多人围观,尽管其中相当部分都是孔氏之人,可王管家到底说不出过分的话来。

李贵见到朱元璋示意,便和几个便衣侍卫直接搀着中年汉子离开,王管家倒也没再叫人阻拦。

一行人来到李贵之前让人找的带院子客栈中,朱元璋先让人找来大夫给邹老二看了看,得知其都是皮肉伤,便让大夫给敷了药,又从客栈要来一碗小米粥让邹老二吃了。

吃过粥,邹老二精神恢复不少,看出朱元璋才是主人家,便向其拜谢,“草民邹怀,多谢老先生救下了俺,俺无以为报,若有来世定为老先生当牛做马。”

说完,邹怀向朱元璋磕了个头,就起身要离开。

朱元璋问:“你这么急着去做甚?”

邹怀咬牙道,“俺要去告官,告孔五爷害了俺女儿性命!”

朱元璋道,“你若要告官,可否先跟咱讲讲你女儿的事,兴许咱能帮上些忙呢?”

李贵这时也帮腔道,“邹老弟,咱家老爷是致仕的官员,真能帮到你。”

听此,邹怀张了张口,突然就崩溃流泪。

“都怪俺没用啊,呜呜···”他哭了会儿,发泄了情绪,才道:“俺本是孔府的佃户,早年也曾读过几年书,后来便娶妻生下一女一子,日子虽贫苦了些,倒也过得安稳。”

“可去年俺儿子生了怪病,花光了家里积蓄,一时筹不到药钱,俺家兰儿不知从哪儿听说孔五爷府上收婢女,只要进去伺候主人家十年,便能拿到一大笔钱。”

“兰儿先私自跟孔五爷的管家说了,才回来告诉我俺,俺本不同意。”

“可后来那王管家过来,说在孔五爷府上当婢女多么好,还说俺若是想念女儿了,每月都可看一次。”

“俺看儿子病痛得难受,得靠吃药才能缓解,就没经得住王管家劝说,同意了这事儿。”

“兰儿进了孔五爷府上,早先四个月却能出来与俺见上一面。兰儿只说府上规矩森严,主母动辄打骂,倒也没别的,且还能吃到主人家剩下的肉菜。”

“可到了三个月前,俺再来见兰儿,王管家便推脱兰儿正在府里忙,没工夫见,让俺下个月再来。”

“俺当时没怀疑啥,等下个月再来,可王管家又托词兰儿跟孔五爷的夫人去上香了,又让俺下个月再来。”

“俺心中怀疑,便托人打听了下,这才听说,兰儿两月前就被送去了孔二公子那里,之后再也没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