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豆看书 > 都市言情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529章 整治孔府,天下人心!(二)【求追订】

第529章 整治孔府,天下人心!(二)【求追订】(2 / 2)

至于将衍圣公从北孔转到南孔去,朱元璋得看大明朝廷是否需要——事实上,当年他建立大明时,便对北孔多有鄙夷,而敬重南孔之气节。

但他还是将衍圣公的名头封给了北孔。

原因很简单,他做出这个决定是以大明开国皇帝的身份,而非一个普通人。

在当时而言,南孔虽然有气节,血脉也更加纯粹,但因为随宋室南渡,后来在元朝时也并非衍圣公,甚至处于半隐居的状态,在儒林乃至整个天下影响力远不如留在曲阜的北孔。

此外,当时北方土地沦落胡尘数百年,他想要尽快收拢北方汉人之心,就必须利用北孔的号召力——当时北孔在北方儒林及金、元两个朝代官宦之家中有着不小的影响力,这是南孔所没有的。

最后,他当时还有一种不足为外人道的考量。

北孔是没有气节,是血脉不够纯正,甚至历代衍圣公多半德行有问题。可正是如此,衍圣公才能好好的当做一块朝廷安抚儒林、归拢儒生之心的招牌。

若是衍圣公真是道德完人,甚至拥有很强的能力,令天下儒生敬仰乃至遵从,那置大明皇帝于何地?

所以,即便锦衣卫真的查到了北孔曾由蒙古人入继嫡脉,并无孔子的血脉,他也不会直接曝出来,而是会选择将其当做一柄针对北孔的悬顶利剑,留给历代大明皇帝。

不过,随着这些年大明宣扬、发展科学,儒学受到打压,这衍圣公于朝廷而言既没有以往那般重要,同时可能的威胁也大大减小了。

若没有科学与儒学分庭抗礼,此番即便换了孔府嫡脉,朱元璋也还是会选择从北孔远支中挑人封为衍圣公,而非给南孔。

但既然衍圣公名头没那么重要了,倒不如趁此展示朝廷整顿孔府的态度,将衍圣公封给南孔。

此事还可以顺带震慑一下那些不遵守法纪的勋贵二代、三代,也算一举多得了。

朱元璋将曲阜孔府目前的情况,主要是孔公辙等人的罪行,都让电报组编写成电报,又将自己处置孔府的初步想法填上去,然后便耐心等待京师那边回电。

以他对朱标性子的了解,还以为朱标即便不持与他相反的意见,也会斟酌很长时间。

谁知不过一个小时,电报组便收到了朱标的回电。

电报内容如下:

“孔府嫡脉诸人恶行昭昭、道德沦丧,属实令人失望,有损孔圣后人名头。父皇所言废北孔衍圣公继承之权,改封南孔宗主为衍圣公,儿臣赞同。”

看完,朱元璋笑着自语道:“看来标儿也被这孔府(北孔嫡脉)诸人给气到了呀。”

与此同时,朱元璋忽然想问问刘宽对孔府之事如何看的。

可惜刘宽如今并不在曲阜,他也不好因此事就专门发一封电报。真那么做的话,估计一来一回得花费不少时间,没什么必要。

走出电报组所在的房间,朱元璋问:“邹怀身体恢复得如何了?”

负责此事的李贵道:“陛下放心,他一直在曲阜最好的医馆接受疗养,目前皮肉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就是内伤还需要调养一段时间。”

朱元璋点点头,“走,咱们去看看他。”

李贵领路,朱元璋很快就来到了邹怀养伤的医馆,也是曲阜最大的医馆,有点小型医院的意思了。

事实上,如今大明很多大城都借鉴京师经验,兴办医院。

但目前官办医院还止于省城及府城、州城,曲阜城池虽然不小,却并未有官办医院,能有这种私人的小型医院也算是不错了。

朱元璋到来时,邹怀正在医馆里帮忙干活儿,可见身体确实恢复得不错。

邹怀如今虽不知朱元璋的真实身份,却认为朱元璋确实是很大的致仕官员,认为正是朱元璋的帮助,才让朝廷严查孔府的种种罪恶。

因此,他心里早已将朱元璋视作大恩人。

见到朱元璋后,他直接跪下磕头,红着眼眶道:“多谢黄老员外帮俺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