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豆看书 > 都市言情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413章 三年生聚挥师欧洲,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求追订】

第413章 三年生聚挥师欧洲,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求追订】(1 / 2)

人间四月芳菲尽。

大明京师却依旧一派繁花似锦的景象。

皇宫,奉先殿。

朱元璋看着下方正在读电报的朱标,笑道:“老三口气真是不小,才占据了整个马木留克不过几个月,便喊出‘三年生聚,挥师欧洲’的口号。”

“岂不知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他若是便将藩国内部利益关系梳理好,别说安安生生练三年兵,现有的这些地盘都未必稳固。”

朱标此时也看完了电报,笑道:“三弟虽无治理地方的经验,可幕府中不乏贤才。”

“且那马木留克城池不足三十座,也就相当于大明两三个州府,相信三弟能治理得好。”

去年秋收后,晋藩与西海卫便拿下了马木留克红海以西的所有城池。今年开春后又挥兵向东,拿下了地中海东岸那一片原属于马木留克的狭长地盘。

到目前为止,便只剩下两座偏远的小城,及被其他国家趁机占去的三座城池没能拿下,因此朱棡说拿下了整个马木留克倒也不为过。

按照约定,晋藩将把后世苏伊士运河到大马士革,这一片宽百里左右、长一千里左右的狭长地带划分给西海卫。

至于后世的叙利亚、约旦大部分区域,依旧为晋国所有。

当然了,目前有些领土被东边由伊尔汗国分裂的几个国家占领了,估计需要晋国武力征讨,才能拿到手。

而这次,朱棡发的电报中不仅透露了他“三年生聚,挥师欧洲”的想法,也提了下晋国如今的情况。

目前为止,晋国编入黄册的人口仅一百五十多万——就这,还是朱棡将部分奴隶都去了奴籍编入黄册为民的结果,否则还要少三分之一。

去年,朱棡已经组建了三万余人的当地卫所军,今后三年他准备再编练至少五万人的卫所军。

西海卫因为性质特殊,只分去了二十多万人口,将在由大明移民过去的三千卫所军基础上,再训练出五千本地卫所军——西海卫今后还将继续从大明内陆移民过去,并增加移民卫所军的数量,直至建成一个都司。

说起来,不论是晋藩的卫所军,还是西海卫编练的当地卫所军,装备肯定不会跟大明移民过去的卫所军一样。

大明卫所军不仅兵甲精良,最重要的是火器装备率很高。

而当地卫所军则依旧是冷兵器,暂时不会装备任何火器。

所以,晋藩、西海卫编练的当地卫所军其实就跟辅兵、民勇差不多。

即便如此,这些当地卫所军只要给够粮饷,装备上充足的刀枪盔甲,战斗力在之前的北非、西亚地区也是第一流,毕竟马木留克当年称得上“以武立国”,其民众在当地算是很不错的兵源了。

朱标将电报送到了御案。

朱元璋将其折起放好,露出一抹忧色,“算算时间,老七应该到那毗奢耶那伽罗国境了吧?这小子虽然有几分武略,也不乏胆量,可性子终究跳脱了些。”

“而今在海外也没人能约束得了他,也不知他会不会搞出什么幺蛾子,能不能顺利建藩。”

朱标其实也有点担心朱榑。

一则朱榑在他看来还年轻,能力确实比朱棡乃至朱桢都差了一大截。

二则,齐藩那些人他也了解过,讲实话,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质量不说比燕藩,就是比晋藩都差了一些。

君臣皆差,朱榑海外建藩之事自然令人担忧。

但朱标还是劝慰道,“父皇,七弟既然通过了文考,自是有建藩的能力。况且七弟一向运气不错,想来就算遭遇什么险境,也能逢凶化吉。”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且等着吧,若是四月份他一直不发电报回来,就让老四派人去印度南边看看。”

这时有宦官在殿门口道:“陛下,礼部邱侍郎请见。”

朱元璋道,“邱世显八成又是为了高丽世家迁徙之事来的——让他进来吧。”

宦官应声离开,很快就带着一名胡须花白的老者进入殿内。

“参见陛下。”

“平身。”

“谢陛下。”

朱元璋直问,“邱卿有何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