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朱元璋提到地产经济,刘宽并没有说什么。
他所了解的那点地产经济相关内容,在好几年前就都告诉朱标了——当初朱标负责督建江边码头,便运用到了从刘宽这里了解到的地产经济相关知识。
后来,朱标在处理城市发展的相关事务时,便将这些知识推广出去。
也就是说,如今京师、北平等地官府利用地产创收,并非刘宽直接提出的建议,而是随着这些年大明对经济发展的重视,朝廷及地方官府逐渐产生的想法。
毕竟朝廷将掌握的资产或卖或租给民间,以创造财政收入,并非后世才有的事,而是早上千年就有的。
典型的,如朝廷将没收的罪犯家产变卖给民间;又如宋朝将本属于朝廷的酿酒权和酒税相结合,以买扑制度(竞价承包)给商贾;再到明清将食盐的产销承包给盐商,等等。
古人智慧绝不弱于后人,不能小瞧。
朱元璋也知道刘宽肚子里关于地产经济方面的货不多,所以此时只是在炫耀儿子出息,并没有借机询问刘宽的意思。
他接着道:“除了地产问题,朱柏这小子还讲了他在漠北行省了解到的一些农业、工业之事。”
“农业方面,漠北目前适合开垦为耕地的地方并不算多,不过最主要的问题还是种地的人少,耕牛也不够用。”
“因此,他建议京师机器制造局研制出能在漠北大平原犁田耙地的蒸汽农机,这样也许能解决缺少劳力及耕牛的问题。”
“至于工业方面,他说主要有两个问题,一个是生产效率提不上去,另一个就是产品销路···”
等朱元璋将朱柏电报中的内容大概说了,另一边朱标也看完了电报译文,将之递给了刘宽。
刘宽大概浏览了一番,看到后面的土豆烧,忽然想起一件事。
他当即道:“陛下,漠北以及罗荒都司酿造的土豆烧在江南确实没什么市场,因为南方人喝不惯这种烈酒。”
“但是北方人喜欢啊,尤其是游牧部族。微臣觉得,待将来土豆烧产量上来后,除了销往大明北方地区,还可以尝试让商队卖到西察合台汗国、金帐汗国去。”
土豆烧朱元璋也尝过,讲实话,他认为在烈酒方面味道还不如以前的烧刀子。
因此他怀疑道:“西察合台汗国和金帐汗国那边真能喜欢土豆烧?”
刘宽笑道,“陛下有所不知,这土豆烧在后世还有个名字,叫‘伏特加’,是世界著名的洋酒,其发源地俄罗斯有很大部份领土就是如今的金帐汗国。”
“因此,微臣可以肯定,土豆烧不仅会在金帐汗国受欢迎,即便是往北欧去,也会受欢迎。”
“另外,微臣觉得还可以给它重新取个雅致点的名字——嗯,不如就叫湘王醉,陛下、太子殿下觉得如何?”
朱元璋、朱标看出刘宽是兴致来了,才会如此参与这件事。
而朱柏确实在电报中提了他喝了两碗土豆烧就醉得不省人事,刘宽将土豆烧改名湘王醉也算是有缘由的。
朱元璋哈哈笑道,“好,就依你——湘王醉确实比土豆烧好听,更比那什么伏特加好听。”
刘宽又道,“当然,想要让湘王醉更好喝,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才行,比如说如何调出口味更好的酒来···”
刘宽就漠北、罗荒的一些事跟老朱父子聊了半小时,才告退。
朱标跟他一起离开了奉先殿。
出了大殿廊檐没多远,朱标便带着些许好奇问:“妹婿说那《梅瓶金》可媲美四大名著,究竟是讲什么的?”
刘宽没想到朱标竟会追问这个,略有点无语。
他敷衍地解释,“微臣之前不是讲了吗,就是写世情的。”
朱标:“写世情?这也太笼统了。妹婿可否讲讲其具体剧情?”
刘宽无奈道:“殿下,微臣只是对这部的衍生作品略有了解,并未看过原著。”
“那就讲讲它的衍生作品嘛。”朱标锲而不舍地追问。
衍生作品?
那就更不能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