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豆看书 > 都市言情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497章 一箭三雕!迁移土人【求追订】

第497章 一箭三雕!迁移土人【求追订】(1 / 2)

朱棣说完,期待地等着刘宽的解答。

刘宽则看了他一会儿,道:“燕王殿下,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随殿下迁徙过去的官吏及原大明百姓中,应该也有部份人希望直接融入婆罗门种姓制度当中吧?”

朱棣惊讶了下,随即讪笑,“妹婿猜得挺准,确实有部分人了解种姓制度后希望融入其中,但并不算多,而且大都是中低层将士、官吏。”

“燕国高层将领、官员或许也有这么想的,但他们都知道此法不利于国家,因此没人向俺表达过这方面想法。”

刘宽想了想,道:“在安抚移民这方面,我没什么能教殿下的——殿下既然了解该问题,肯定能想出一些应对之法。”

“至于土人不接受这套制度,我的建议有两个。其一,加大教育投入——这里面提升国民识字率及自然科学知识尚且在其次,主要是通过教育加大以儒家思想为主的华夏文化输出。”

“也即是,尽快从思想上改造土人——已经成年的这部分或许很难改造成功了,但他们的孩子应该容易些。”

“只要坚持以教育进行思想改造,相信一二十年后,燕藩中仍想恢复原种姓制度的土人便会减少很多。”

朱棣听得点头。

以教育进行思想改造之事,倒也有人跟他提过,只是没有刘宽讲的这么明确而已。

刘宽则接着道:“其二,对叛乱土人狠狠地镇压!绝不能因为叛乱多,就做出让步,这样只会让他们得寸进尺!”

“按理来讲,为了震慑效果,对叛乱分子应该进行大规模斩杀,对为首者处以极刑。”

“不过如今大明及海外诸蕃都缺人,因此我并不建议杀太多人。”

“对于叛乱的为首者可以处以极刑,用以震慑,其他叛乱土人则可以考虑以流放的方式交易给楚藩这样需要改良当地土人的藩国。”

听到这里,朱桢眼睛一亮,忍不住插话道:“四哥,我觉得妹婿说得很对——之前我问你几次,想要让你送一批印度土人来,可你都推说没有。”

“你说那些叛乱分子你杀了多可惜?如果留在燕国,又是个麻烦。不如都交易给我。”

朱棣皱眉,道:“我们燕国却也缺人啊——那些叛乱分子俺自不会都杀掉,大部分都是打为苦役,也即是贱民。”

“有这些人在,咱们燕国修路、筑城、挖矿之类的工事才能完成得更快。”

听此,朱桢见旁边刘宽似笑非笑,便心中一动,道:“四哥,这些人留在燕藩是能帮你们干活儿,可也容易发动叛乱啊——你就说那些叛乱中,有没有二次乃至三次叛乱的吧。”

朱棣一时沉默。

显然,真有。

这时刘宽才跟着劝道:“燕王殿下在印度那种地方,怎么还愁没劳力可用?燕藩境内人力不足,去其他地方掳掠就是了。”

“之前殿下不是朝廷归心海外藩国二十年内领土不能超过周围五千里,限制了藩国发展吗?”

“那殿下可知,一个国家强大与否绝不只是看它领土多大,甚至可以说,强大标准的首要因素都不是领土大小。”

“除领土外,还包括它的军事、经济、科技等,而这些往往与人口挂钩——人口足够多,军事、经济、科技等才能强大起来。”

“朝廷虽限制藩国扩大领土,可没限制藩国增加人口啊。燕王殿下真有心强国,完全可以通过对外战争,大肆掳掠印度其他邦国的人口和钱粮。”

“这样不仅能让燕国不断变强,还可以将富余人口交易给楚藩这样需要改良土人的藩国,去换取燕国需要的物资。”

“而如此对外掠取个十几年,燕藩周边的邦国、王国必然都会变得很虚弱。”

“那时朝廷制定的二十年限制也过去,岂不正方便燕国迅速扩大疆域?”

朱桢立马赞同道,“妹婿这一计策太好了,四哥,这对燕藩来说是一箭三雕啊!”

在劝说朱棣的同时,朱桢思路也打开了。

不管朱棣同不同意此事,回头他都会告诉朱棡、朱榑——这俩人同样可以通过对外战争掳掠人口,尤其是朱棡那边,若是能掳掠欧洲人口,那么对于他们楚国改良婆罗洲、爪哇土人相貌帮助可就大了。

至于拿什么和燕藩、晋藩、齐藩交易人口,朱桢已经想好了,除婆罗洲、爪哇的香料、木材外,他还可以派人到澳洲开矿厂挖矿。

他已经听说了,澳洲可是有不少好矿。

朱棣听了刘宽这番话也是眼睛一亮,点头道:“确实是个不错的计策,俺会仔细考虑的——多谢妹婿了。”

这计策确实称朱棣心意。

他最喜欢打仗了。

然而,燕国领土在三年前就已经扩大到一定程度,多出来的都是绕过朝廷限制政策擦边占据的。因此这两三年,藩国文臣都在劝他将重心转移到内治上,减少对外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