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豆看书 > 都市言情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510章 以大明律严惩日国贵族、武士!大归化【求追订】

第510章 以大明律严惩日国贵族、武士!大归化【求追订】(1 / 2)

大明京师。

皇宫,奉先殿。

刘宽与数位内阁阁臣、军机大臣同列殿内,参议日国战后处置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刘宽并非是由朱元璋特诏过来的,而是以军机大臣的身份参与——在征日战争开始前,朱元璋便下了一道圣旨,让刘宽又多了一份军机大臣的兼职。

其实朱元璋原本是想让刘宽入阁的,但一则考虑到刘宽终究还有点年轻,二则考虑到入阁之后将承担许多事务,会耽搁天工院那边的事,朱元璋便放弃了这一想法。

“先说说日国南朝该如何处置吧。”

朱元璋虽然自马皇后丧礼后便感觉精力不济,可在外臣面前却仍保持着一副精神矍铄的样子,双目扫视众臣时仍有强大的压迫力。

礼部尚书詹徽率先出列,道:“陛下,日国南朝既是献上降表内附的,臣以为可以参照对高丽国的处置办法。”

户部尚书杨靖跟着道,“臣亦认为可以参照高丽国处置办法。”

吏部尚书王钝跟着道,“臣附议。”

见此,刘宽赶紧站出来,拱手道:“陛下,臣反对!”

刘宽这一反对,立马惹得詹徽、杨靖等人侧目,且皆面露不解之色。

朱元璋:“刘宽,说说你怎么想的。”

刘宽一脸正色地道:“陛下,日人不同于高丽人,他们的民族凝聚力更强,对日国认同感也更高,尤其是贵族及武士阶层。”

“若是参照昔日对待高丽的处置办法,将那些贵族迁居大明内地诸城,只怕不仅难以令彼辈迅速融入我大明,反而会让大明内多出一批心怀日国的士绅、富豪。”

“待到百年之后,朝廷对地方掌控力稍弱,只怕彼辈便会成为祸乱之源!”

虽然一众阁臣、军机大臣都知道刘宽是朱元璋眼前的红人,甚至对刘宽来历有猜测,可听到他这番言论,还是有人忍不住出声质疑。

詹徽便皱眉道:“刘院正怕是有些危言耸听了吧?日国南朝才多少贵族,尚不足昔日高丽世家一半多,如何就会成为祸乱根源?”

刘宽道:“詹尚书,我方才说的不明白吗?日国人不同于高丽人,他们对国家认同感更高,甚至可以说比高丽人高得多。”

“我再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詹尚书会因为中国为外族统治,就轻易放弃汉家语言、文字及习俗吗?”

“若有朝一日外族统治力减弱,詹尚书子孙后代难道不会图谋恢复华夏正朔?”

詹徽听得眉头裹成一团。

因为刘宽的问题明显就是陷井。

他若说会放弃汉家语言、文字,子孙后代也不会想着恢复华夏正朔,那就是没有骨气,甚至可以说有想要顺从前朝蒙元统治的嫌疑,属于政治错误了。

他若说不会,那不就正好佐证了刘宽的“日人祸根论”?

一时气得胡子翘翘的,不知该说什么。

这时户部尚书杨靖出声道,“那刘院正认为该如何处置日国南朝?他们主动降表投降,我大明总不能做得太难看吧?”

刘宽面向朱元璋,道:“陛下,臣以为日国南朝既献表内附,那么朝廷就该对日国南朝百姓负责——此百姓不仅是指那些贵族、武士,更指那些没有姓氏的黔首。”

“所以,请朝廷派出由刑部、督察院、锦衣卫所组成的钦差队伍,前去处理日国南朝不法之事。”

“按照咱大明的律法,该抄家的抄家,该流放的流放,该斩首、夷族的便斩首、夷族!”

听刘宽这么说,詹徽、杨靖等人皆神色骇然。

随即詹徽赶紧道:“陛下,万万不可如此啊——历朝历代,都不曾听闻有追究归降之前罪责的事。若朝廷真这么做,必然会激得日国南朝之贵族、武士纷纷揭竿而起!”

杨靖等人亦跟着道:“还请陛下三思!”

殿内一时安静下来,朱元璋似乎真的在三思,但不过十几秒,他便道:“尔等难道觉得若日国南朝贵族、武士揭竿而起,咱大明不能平定?”

詹徽等人没想到朱元璋会这么问,愣了愣相继摇头道:“当然不是。”

朱元璋又道,“那咱问你们,是咱大明根基稳固、长治久安重要,还是那些日国贵族、武士的性命重要?”

詹徽面露苦涩,却不得不回答道:“自是大明根基稳固、长治久安更重要。”

朱元璋站了起来,洪声道:“那杀一批日国贵族、武士又何妨?咱也不怕告诉尔等,若非担心有碍朝廷名声,咱直接便下旨,将日国南朝所有贵族皆抄家,男子斩首,女子发配!武士亦全部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