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怕到时候,他们少不了为询问海外之事烦扰妹婿,妹婿还需有个心理准备。”
刘宽点头,“微臣知道了。”
······
当刘宽回到天工院,收到一个好消息。
句容水力发电站按计划建立完成,可以进行水力发电试验了!
根据刘宽所得到的资料,原历史上最早的水电站出现于十九世纪末的法国,之后便迅速发展,等到了二十世纪初,建立水力发展电站的国家便有很多了。
最初,受限于技术,当时的水力发电站容量都比较小。
例如建立于1889年,号称当时世界最大的日本水力发电站,装机容量也才48KW。
但之后水力发电站的相关技术就迅速发展,几年后,建立于白头鹰的尼加拉水电站,装机容量就猛增到了14.7万KW!
天工院在句容建立的这个水利发电站属于实验性质,因此很小,预计建造完成后,装机容量大概还不足10KW。
但用于实验,及验证天工院所研究的这一套水力发电技术是否可行,却足够了。
事实上,若非水力发展点足够小,也不可能在半年内就建成。
需知,在后世很多著名水力发电站建造时间都是以年来算的。
刘宽看完公文后,便派吏员去回传他的批复——他有给发电站两日时间,准备在大后天前去,坐镇现场,观看水力发电站的第一次发电实验。
三日后。
句容水力发电站实验区。
刘宽带着几名天工院随员和实验区官吏,再次检查了一遍发电所需准备工作后,便下令开始进行水力发电实验。
实验区所在是一条句容落差相对较大的小河,最宽处不过四五丈,最窄处更是只有一丈多,说是一条小河沟都不过分。
为了实验安全,天工院在此建造了两处钢筋水泥大坝,靠上游的一处只有正常蓄水、放水功能,过两三里后才是用于发电的大坝。
刘宽站在河岸边足够安全的地方,只见哗哗河水涌入大坝内的隧道,不多时水力发电站岸上的实验灯便一排排亮了起来。
这说明实验初步成功了,接下来就是验证水电站运转稳定性。
负责水力发电的官吏、工匠们不禁先欢呼了一阵进行庆祝,随后,实验负责人庄赞便来向刘宽进行汇报工作。
“院正,从目前水电站各方面的情况看,我们研究制定的水力发电流程基本没有问题,接下来就是进行持续发电,以验证水电站运转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性能了。”
“现在的问题是,利用河流进行水力发电不像火力发电那么好控制,就像眼前这座实验用的水电站,所发电量也足够整个句容县城使用,多余的怕是都会浪费掉。”
刘宽听了略微沉吟,便道:“这一问题,目前是没什么应对之法的,只能是让电力局尽快向周边地区铺设电缆,推广用电。”
“不过,等到将来一些技术突破,在某些地方建立水电后,或许可以考虑用多余的电量,将低处水抽到高处的水库存蓄。”
“这样就相当于将多余电量重新转化为势能,不仅可以在干旱时放水灌溉田地,还可以在水库闸口建立水电站,重新将势能转化为电能以供使用。”
庄赞这个京师大学物理系毕业的高材生听了眼睛一亮,不禁道:“院正这个思路实在是妙,由此推之,便是火力发电站,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储存富余电能!”
刘宽微笑道,“其实除了用水储存势能外,也可以用其他物体储存势能;同样的,电能除了能转化为势能储存外,也可以转化为其他能量。”
“你们这些搞发电研究的人,不仅要思考怎么发电,也可以多思考怎么储蓄电能及更高效的使用电能。”
庄赞激动点头,“下官明白了,多谢院正指点!”
随后,庄赞略微犹豫,又道:“院正,这水电站虽然无需用煤炭,能节省煤炭还不会污染环境,可建造工期却太长了。”
“眼前这么一座小型水电站,在天工院调动那么多人力、物力的情况下,却仍花费了近半年时间,所费钱粮也比建造一座火电站多很多,只怕不利于推广。”
刘宽拍了拍庄赞肩膀,笑道:“不用担心,朝廷对节省煤炭和火电站污染环境的问题比你想的更重视,因此也会重视水电站的发展和应用——你们的研究成果不会无用武之地。”
庄赞不好意思地一笑,“是下官多虑了。”
等刘宽回到京师,已到了中午,他便直接回府。
午饭后小憩半个钟头,他又去天工院上职——天生打工人的命。
不过,刘宽将上午积累的部分公文处理完,就没什么事了,遂在大职房内喝茶,拿着最新一期的《天下说》看起来——蜀王朱椿办的这份报刊算是他较喜欢的刊物之一。
在大明整顿民间报刊并发布了相关规定后,民间报刊不仅没遭受打击,反而越发兴盛了——以前只有那些胆大之人,或是背景足够的人,才敢办报,并且有的人还遮遮掩掩。
如今只需要符合朝廷要求,便可光明正大的办报,这办报刊的人自然多起来。